• 0573-88731088
  • 乌镇旅业
  • 巾帼文明岗
  • 门票住宿预订

乌镇渊源

乌镇渊源

历史沿革

马家浜文化

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,大约在7000年前,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。 那一时期,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。

春秋时期

春秋时期,乌镇是吴越边境,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,史称"乌戍"。

秦时,乌镇属会稽郡,以车溪(即今市河)为界,西为乌墩,属乌程县,东为青墩,属由拳县,乌镇分而治之。其后,乌镇或属浙江的湖州、嘉兴管辖,或属江苏的苏州治理。

唐时,乌镇隶属苏州府。后梁,隶属不变,为吴越国地。后晋天福五年(940),置秀州,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州。

宋淳化三年(992),乌镇属乌程隶湖州。熙宁十年(1077),析嘉兴县西境的梧桐、永新、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,青镇在清风乡,属崇德隶秀州。元丰初年,有分乌墩镇、青墩镇的记载,后为避光宗讳,改称乌镇、青镇。嘉定年间,升嘉兴为军,青镇遂属崇德隶嘉兴军。
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,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,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。镇地设都巡检。

明清

明宣德五年(1430),析崇德县的募化、千金、保宁、清风、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,青镇属之,隶嘉兴府;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。这一隶属关系至清未变。

近代

民国元年(1912),乌、青两镇依旧分治。1950年5月,乌、青两镇终于合并,称乌镇,属桐乡县,隶嘉兴,直到今天。

马家浜文化

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,大约在7000年前,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。 那一时期,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。

春秋时期

春秋时期,乌镇是吴越边境,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,史称"乌戍"。

秦时,乌镇属会稽郡,以车溪(即今市河)为界,西为乌墩,属乌程县,东为青墩,属由拳县,乌镇分而治之。其后,乌镇或属浙江的湖州、嘉兴管辖,或属江苏的苏州治理。

唐时,乌镇隶属苏州府。后梁,隶属不变,为吴越国地。后晋天福五年(940),置秀州,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州。

宋淳化三年(992),乌镇属乌程隶湖州。熙宁十年(1077),析嘉兴县西境的梧桐、永新、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,青镇在清风乡,属崇德隶秀州。元丰初年,有分乌墩镇、青墩镇的记载,后为避光宗讳,改称乌镇、青镇。嘉定年间,升嘉兴为军,青镇遂属崇德隶嘉兴军。
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,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,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。镇地设都巡检。

明清

明宣德五年(1430),析崇德县的募化、千金、保宁、清风、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,青镇属之,隶嘉兴府;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。这一隶属关系至清未变。

近代

民国元年(1912),乌、青两镇依旧分治。1950年5月,乌、青两镇终于合并,称乌镇,属桐乡县,隶嘉兴,直到今天。

马家浜文化 春秋时期 明清 近代

演变历史

据乌镇近郊的谭家湾古文化遗址考证表明,大约在7000年前,乌镇的先民就在这一带繁衍生息了。那一时期,属于新石器时代的马家浜文化。春秋时期,乌镇是吴越边境,吴国在此驻兵以防备越国,史称"乌戍"。
秦时,乌镇属会稽郡,以车溪(即今市河)为界,西为乌墩,属乌程县,东为青墩,属由拳县,乌镇分而治之。其后,乌镇或属浙江的湖州、嘉兴管辖,或属江苏的苏州治理。
唐时,乌镇隶属苏州府。后梁,隶属不变,为吴越国地。后晋天福五年(940),置秀州,青墩遂属嘉兴县隶秀州。
宋淳化三年(992),乌镇属乌程隶湖州。熙宁十年(1077),析嘉兴县西境的梧桐、永新、清风等5个乡归崇德县,青镇在清风乡,属崇德隶秀州。元丰初年,有分乌墩镇、青墩镇的记载,后为避光宗讳,改称乌镇、青镇。嘉定年间,升嘉兴为军,青镇遂属崇德隶嘉兴军。宝庆二年(1226),改湖州为安吉,乌镇为安吉州乌程县地。宋代,镇地设监镇官,管火禁和酒税,并招军习武,以御盗寇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,乌镇为湖州路乌程县地,青镇为嘉兴路崇德县地。镇地设都巡检。
明宣德五年(1430),析崇德县的募化、千金、保宁、清风、永兴和梧桐六乡置桐乡县,青镇属之,隶嘉兴府;乌镇仍属乌程隶湖州府。这一隶属关系至清未变。
由于乌镇是两省、三府、七县交接处,治安环境十分复杂,所以,明清时在乌镇特别设立浙直分署和江浙分署,以一小镇而行使相当于府衙的职能。
民国元年(1912),乌、青两镇依旧分治。1950年5月,乌、青两镇终于合并,称乌镇,属桐乡县,隶嘉兴,直到今天。

镇名由来

乌镇古名乌墩、乌戍。乌墩之“墩”,王雨舟在《二溪编》 中说 “乌镇古为乌墩,以其地脉坟起高于四旷也……”,解释得已够明白。但何以称“乌”呢?有很多种说法。一说是“越王诸子争君长海上分封于此,遂为乌余氏,故曰乌墩”;一说“因土地神乌将军而名乌”;一说“乌有乌陀古迹,青有昭明青锁”,故有乌、青之名。此数说前人都提出异议,以为或无证,或附会,或缺乏历史常识,卢学溥编修《乌青镇志》时也逐加批驳。同时,他提出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,这个说法是在清康熙二十七年(1688)乡贤在《乌青文献》中提出的:“乌墩、青墩之名,其从来远矣……大都江山自开辟以来,何有其名字?皆世谛流布相承耳,如‘齐鲁青未了’,‘澄江静如练’,是为山水传神写照语也。乌青之义盖类此。”

因地理因素而得名

春秋时期,乌镇是吴越边境,吴国驻兵于此设防越国,“乌戍”就由此而来.
唐时,乌镇隶属苏州府。唐咸通十三年(872)的《索靖明王庙碑》(朱洪撰并书,吴晔篆额)首次出现“乌镇”的称呼,此前无据。这一时期的另一块碑《光福教寺碑》中则有“乌青镇”的称呼。乌镇称“镇”的历史可能从此开始,当时,镇地置有镇遏使的官职。

因历史而得名

乌镇是河流冲积平原,沼多淤积土,故地脉隆起高于四旷,色深而肥沃,遂有乌墩之名。其实,这类地名在当地并不鲜见。距乌镇数公里处有一村叫红墩,镇志上说:“红墩在镇西,地脉坟起,厥土赤壤,村以是名。” 旁又有一村名紫墩,就是因为多紫色土的缘故。红墩、紫墩的命名为乌墩名称的传神写照说提供了现实的佐证。

因传说典故而得名

不过在乌镇民间,人们更喜欢更带感情色彩的镇名由来传说。唐宪宗元和年间,将军乌赞为平定叛乱,牺牲在乌镇,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使百姓免遭战乱之苦的将军,在乌镇建造了一座乌将军庙,镇也以其名命之。宋元丰初年(1078),已有分乌墩镇、青墩镇的记载,南宋宋光宗登基,他的名字是“惇(音同‘敦’)”, 为避光宗讳,天下念“敦”的字全不能用,自此之后乌墩就定称为乌镇。乌墩镇、青墩镇也改称为乌镇、青镇。1950年,乌、青两镇合并后称乌镇至今。